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二批”两新”项目申报攻略,8个申报失败补救方法,500万门槛80%国产化率指南

写在前面

申报单位需重点关注410日预报节点(以各地方实际为准),建议提前3个工作日完成系统填报。对于设备采购环节,建议优先选择进入《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》的国产设备,可额外获得5%的评分加成。目前已有21个省(区、市)开通申报辅导热线,建议企业建立政策、财务、技术三方联动的申报专班,把握本轮政策红利窗口期。

十四五规划深化实施的关键节点,国家启动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(新型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)项目申报,重点聚焦电子信息领域设备更新。本次申报呈现三大显著变化:固定资产投入门槛由2000万降至500万,申报主体覆盖更广;设备国产化率要求提升至80%,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;实行预报+正报双轨制,建立410日预报节点。作为政策专家,建议申报单位重点关注设备更新标准、材料合规性、进度节点三大核心要素,尤其警惕项目进度超80%红线条款。本文将系统梳理申报政策要点,提供可操作的申报策略。

  快速导读

一、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

二、申报核心要点速览

三、重点支持领域详解

四、材料准备与申报流程

五、12项核查重点全解析

六、常见问题应对策略

七、申报失败补救指南

  一、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

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(2024-2027年)》框架下,本次申报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”扩大有效益的投资”部署的关键举措。相较于首批申报,本次政策呈现三大升级:

  • 支持范围扩大:新增网络通信设备生产线改造
  • 技术标准提升:核心设备要求2027年达国际先进水平
  • 国产化率加码:设备更新后国产化率须达80%以上

根据财政部专项预算,电子信息领域设备更新资金池较首批扩容40%,重点支持基础电子元器件、智能终端制造、新一代通信设备三大产业集群升级。

  二、申报核心要点速览

时效窗口

  • 预报节点:4月10日前完成项目数量及资金需求预报
  • 正报截止:4月中旬(国家层面4月底完成系统关闭)

注:北京、上海等12个试点城市申报截止提前3个工作日

准入条件

  • 固定资产投入:≥500万元(较首批降幅75%)
  • 设备采购时间:2023年1月1日后购置且未获中央资金支持
  • 国产化要求:更新设备国产化率≥80%
  • 淘汰设备要求:原值≥新设备总额10%且产权清晰

特殊政策

  • 央企通道:单独申报不占地方名额(需提供国资委备案证明)
  • 外资准入:享受国民待遇(需完成外商投资备案)
  • 技改项目:需附原设备淘汰清单及场地证明

  三、重点支持领域详解

根据《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》,本次重点支持三大方向:

智能终端制造升级

  • 支持范围:手机/计算机/服务器/电视机生产线
  • 设备要求:智能检测(AOI)、柔性组装(AGV)、绿色包装设备
  • 典型案例:华为东莞松山湖智能制造基地升级项目

基础电子元器件突破

  • 核心设备:光刻机(28nm以下)、3D打印设备(精度≤1μm)
  • 技术指标:产品良率提升≥15%,能耗降低≥20%
  • 标杆项目:中芯国际FinFET工艺生产线改造

通信设备迭代更新

  • 重点领域:5G基站核心器件(AAU、BBU)、光传输设备
  • 改造要求:支持Open RAN等新一代架构升级
  • 示范案例:中兴通讯南京5G全连接工厂项目

  四、材料准备与申报流程

基础材料包

  • 三证合一营业执照
  • 项目核准/备案文件
  • 环评/能评批复(或主管部门说明)
  • 设备采购清单(附型号参数)

专项证明文件

  • 国产化率证明:设备制造商出具的国产化声明
  • 淘汰设备证明: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核验报告
  • 资金承诺函: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到位证明

申报流程图解(以各地方实际为准)

地方初审(4月1-10日)→省级复审(4月11-15日)→部委联审(4月16-25日)→公示拨付(5月上旬)

  五、12项核查重点全解析

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核查指引,重点核查维度包括:

项目合规性核查

  • 异地搬迁项目需提供原厂关停证明
  • 新建项目备案文件需包含”设备更新”专项说明

设备真实性核查

  • 淘汰设备购置凭证(发票时间需≥2021年)
  • 新设备采购合同需明确”未获中央支持”条款

进度合规核查

  • 实物工作量证明:需提供设备进场照片+GPS定位
  • 投资进度核算:以银行付款凭证为准

  六、常见问题应对策略

材料完整性补救

  • 缺项材料处理:3个工作日内补交并附情况说明
  • 线上/线下不一致:需地方发改部门出具一致性证明

进度红线规避

  • 80%进度认定:以设备到货率而非付款率为准
  • 实物工作量认定:设备安装调试可计入2025年进度

国产化率达标方案

  • 进口设备替代:可采用”关键部件国产化”认定方式
  • 软件系统国产化:操作系统/工业软件纳入核算范围

  七、申报失败补救指南

根据财政部最新修订的《特别国债项目申诉管理办法》,申报单位可采取三级补救措施:

材料级补救(5个工作日内)

  • 针对形式审查问题:补充缺失要件
  • 优化方向:重制申报书目录索引,增加材料关联性说明

技术级补救(10个工作日内)

  • 针对专家评审意见:聘请第三方咨询机构出具技术优化方案
  • 重点优化:经济效益测算模型、碳减排量化方案

政策级补救(15个工作日内)

  • 针对方向偏差问题:申请转入”滚动项目库”
  • 适用情形:符合国家战略但暂未获批的优质项目

‌环评时效补救方案‌

针对环评文件超3年有效期问题,可采取:

  • 立即启动新版环评编制,同步向生态环境部门申请”容缺受理” ‌
  • 附具《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报告》替代过期环评,需第三方机构盖章认证‌

资本金不足化解路径‌

若自筹资金未达固投20%要求:

  • 引入战略投资者: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补充资本金(需提供股东会决议)‌
  • 调整股权结构:将部分设备采购转为融资租赁模式,降低资本金占比‌

‌设备合同关系重构‌

当设备采购合同未明确”淘汰-新增”对应关系时:

  • 补充签订《设备更新关联协议》,需经地方工信部门见证备案‌
  • 采用”1+N”合同模式:1份主协议关联多份采购订单,建立逻辑对应关系‌

‌进度延误紧急通道‌

针对4月10日预报节点延误:

  • 申请”预审补录”:在4月12日前完成预报系统补录,需省级发改出具情况说明‌
  • 启用”容缺预报”机制:缺失材料可用银行保函替代,最高可容缺3项要件‌

‌投资超限化解策略‌

若项目投资进度已超80%红线:

  • 拆分申报方案:将设备采购与安装调试分为两期项目,二期重新申报‌
  • 调整投资认定:将设备调试费用(≤总投15%)计入2026年投资进度‌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